找到相关内容390篇,用时3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社会和谐

    》第十卷说:“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卷“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

    释果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4458740.html
  • 释果学:佛教与社会和谐

    庄严论经》第十卷说:“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卷“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

    释果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85659076.html
  • 《江西省宗教事务条例》导读

    教职人员身份(第二十四、二十五条);宗教教职人员跨区域主持宗教活动或者在宗教活动场所任职的批准(第二十七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第三十条);接受捐献、捐赠(第三十一条);自主管理和使用本团体、场所的财产... (三)宗教教职人员的权益  主持集体宗教活动(第十三条);未经认定并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不得以宗教教职人员身份进行宗教教务活动(第二十六条);跨区域主持宗教活动或者在宗教活动场所任职(第二十七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5561412.html
  • 达摩的传说

    达摩的传说 传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2675272.html
  • 立法:宗教事务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动态管理作了相应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宗教教职人员应当由宗教团体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在认定后二十日内,报相应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宗教教务活动。第二十七条规定:藏传佛教...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1/09480094236.html
  • 禅宗在福建

    上座”;为曹洞宗第二十七世,他率众奋力振兴已破败不堪的涌泉寺。后人称之为慧经禅师寿昌一支的博山法系,其法派辈份由元来亲自制订,即:元道弘法一,态光照普通,祖师隆法眼,永播寿昌宗。鼓山第九十四代住持元贤...,淡然法文(分别为鼓山第九十八、九十九、一百、一百零一代住持)。再以东苑系为例。寿昌元明慧经的另一门是晦台元镜,参访慧经得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七世,于明万里四十三年(1615年)奉师命与元来至福建传法...

    何绵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44269720.html
  • 现代禅的戒律观(2)

    修订。   ◆ 中文期刊   . 李元松,〈佛教现代禅十项坚持〉,《现代禅杂志》,第二十七期,一九九二年三月一日,第一版。   . 李元松口述,张拙勤整理,〈高难度禅修问答(七)〉,《现代禅杂志》...十项坚持〉,《现代禅杂志》第二十七期(一九九二年三月一日)。  39[39]李元松,〈现代禅真的这么可怕吗?〉,《现代禅杂志》第三十六期(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  40[40]释禅音编,《现代禅文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3153229.html
  • 石屋清珙禅师及其山居诗

    禅意一体的理趣和诗趣俱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见《四部丛刊?续编》之《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志》的“仙释”第50页。  2.《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七套第四册第321页。转引忽滑谷快天《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第700页。  3.《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七套第四册第314—315页。  4.《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七套第四册第310页。  5.“珙好隐栖,有终焉于此山之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0054355.html
  • 我们佛教徒应如何庄严依报和正报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或人身,在佛经上就叫做正报。通常所说的自然界、环境或世界(即山河大地、家具什物和衣服饮食等),在佛经上就叫做依报。“三藏法数”第二十七卷中这样说:“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旣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人必需依赖自然界和国土,才能生存和生活下去,佛经上把自然界、国土、世界叫做“依报”...

    济广

    |依报|正报|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20550922053.html
  • 祖堂集

    一卷已毕]。第十七僧伽难提,第十八伽耶舍多,第十九鸠摩罗,第二十阇夜多,第二十一婆修盘头,第二十二摩喀罗,第二十三鹤勒祖师,第二十四师子比丘,第二十五婆舍斯多,第二十六不如密多,第二十七般若多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0144390.html